反滲透和納濾是直飲水系統中常用的兩種過濾技術,以下是它們各自適用的水質條件以及一些搭配方式以保障水質并降低成本:
反滲透技術
適用水質條件:適用于各種水質,尤其對高硬度水、高鹽度水以及含有大量重金屬、有機物和細菌的水源有很好的處理效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幾乎所有雜質,包括溶解性固體(TDS)、病毒、細菌等,產水水質高,可直接飲用。例如,在一些地下水硬度較高或受工業污染的地區,反滲透技術能將水中的鈣、鎂離子及重金屬離子等去除,使水質達到直飲標準。
特點:優點是過濾精度高,可去除 99% 以上的雜質;缺點是運行壓力高,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相對較高,產水量相對較低,且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水。
納濾技術
適用水質條件:主要適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機物、二價及以上的重金屬離子,同時能保留部分對人體有益的一價離子,如鈉、鉀等。對于一些水源中有機物含量較高,但硬度和鹽度相對較低的地區較為適用。例如,對于受到輕微有機物污染的地表水,納濾可以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保留水中的部分礦物質,使水的口感更好。
特點:優點是運行壓力較低,能耗相對較低,產水量較高,能保留部分礦物質;缺點是對一價離子的去除效果不如反滲透,對細菌和病毒的去除能力相對較弱。
搭配方式
根據水源水質搭配:如果水源水質較差,如高硬度、高鹽度且有機物含量高,可以先采用反滲透技術進行深度處理,去除大部分雜質,然后再通過納濾進行精處理,在保證水質的同時,適當保留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提高水的口感。如果水源主要是有機物污染,硬度和鹽度較低,則可以先采用納濾去除有機物,再根據需要結合其他消毒殺菌工藝,如紫外線消毒或臭氧消毒,以保障水質安全。
根據成本和需求搭配:在一些對成本較為敏感的場所,如學校、工廠等,如果水源水質不是特別差,可以采用以納濾為主的處理工藝,既能滿足基本的水質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對于對水質要求高的場所,如醫院、實驗室等,則可以采用反滲透與納濾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水質安全可靠。同時,可以通過優化設備的運行參數,如調整運行壓力、流量等,以及合理選擇設備的規格和型號,來降低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例如,根據實際用水量選擇合適產水量的設備,避免設備過大或過小造成資源浪費或水質不達標。